疯狂的石头
2007-10-26 15:11:34| 分类:
读书观影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在我看来,中国电影正站在一个三岔路口。往左走,是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东方智慧,迎合中国老百姓的口味,代表作像《手机》、《疯狂的石头》。这种类型的电影。没有大的场面,不需要投资几千万去外国拍风景,而是深刻地把握中国社会的文化脉络,并且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现出来,每次看过都能感叹一番,甚至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找到一些影子,并且回味无穷,越咀嚼越是有味道;往右走,是模仿好莱坞商业电影的路子,追求大投资大制作,追求明星效应和轰动的场面,代表作像《十面埋伏》、《无极》等等。先说说好莱坞的商业电影,国际巨星加宏大的特级效果和场面,的确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,但是这种效果随着我们走出影院也就结束了停止了,过了几天后,只记得看过这部电影,但是却想不起来到底讲了些什么。即便在好莱坞电影的老巢-美国,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好莱坞的影片模式,而中国的部分导演却趋之若骛,一方面没有理解透人家的精髓,一方面无视在特级效果经验方面的差距,结果就出现了像《无极》这样不伦不类的烂片。靠着噱头和宣传,彻彻底底忽悠了我们一把,钱是没少赚,不过下次我们这些老百姓还会上这种当么?从本质上讲,电影的娱乐职责在于让观众在90分钟内,彻底放松享受,而电影的社会职责则在于给观众更多的思考。抛弃本国观众的口味和文化,把人家的成功模式拿过来,丝毫不加以分析理解,就认为照着做就也会成功,可笑又可怜。老百姓不是傻子,一个坑不会跳两次。如果为了寻求刺激享受,大可以看引进的好莱坞片子,既然可以看原滋原味的场面特级片,干嘛去看那些学虎不成反类犬的无极片?而这类片子在我看来,还不及手机或者石头带给我的思考更多一些。拼明星、拼投资、拼特效、拼场面,小心把自己身家都拼上,还不如好好静下心来,想想我们这些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片子。每年有十部像《手机》《疯狂的石头》这样的片子,中国电影就有希望了。《疯狂的石头》可能不会获得那些风光的国际大奖,但是可以得到老百姓的赞誉;《无极》即便能得所谓的国际大奖,能得到的恐怕也只是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》。向左走,向右走,这的确是一个问题!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